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图片新闻

三顾“耄庐”终化冰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 17:05:40


“刘庭长,俺八十二了,老伴前几年走了,俺掰着手指头过日子,老大孩照顾的不中。恁是一碗水端平的法官,给俺评评理...”杨老伯沙哑的嗓音里透着委屈,向叶县人民法院廉村法庭庭长刘耀斋细数大儿子杨某伟的“不是”。

这起赡养纠纷,将五个子女的矛盾摆到了法庭面前——血浓于水的亲情,因赡养问题心生嫌隙。

一顾:乡邻联动解心结,初调遇阻寒冰坚

刘耀斋实地了解到,杨老伯老伴离世后独居,因嫌大儿子照料不周心生怨怼,执意将其告上法庭。

“杨老伯,大儿子家离得近,赡养照顾您也方便。五个子女每月出赡养费,您看病钱平摊,这法子中不中?”刘耀斋依托“社会基层治理”联动平台,邀请市人大代表、廉村镇王店村党支部书记高要秋上门调解,想以乡情化矛盾。不料杨老伯当场回绝:“老大孩对俺不好,这方案俺不接受!”见杨老伯情绪激动,刘耀斋与高书记相视点头: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等杨老伯消消气了再谈。”

二顾:家常话里温旧情,冰释前嫌意未决

数日后,刘耀斋再登杨家门。

“以前家里穷,父母一碗面糊糊把你们兄妹五人拉扯大。老母亲在时,你们五个就并肩尽孝,明年清明还得一起给老人添土呢。”她拉着子女们唠起旧事,高书记也在旁帮腔:“老杨啊,几十年老邻居,为赡养告儿子,传出去脸上挂不住。”此时,三个女儿道出隐忧:“想接俺爸去城里,可他嫌单元楼憋闷,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”

我在村里可以串门,找老伙计聊天,想吃啥就买点,这样的生活很自在。我老了也不精细了,在子女家中生活会给他们带来麻烦和负担,我不愿意去子女家。杨老伯慢慢道出心底的顾虑。

子女愿意赡养,杨老伯坚持住老家。二次调解未果。

三顾:暮色驱车定方案,撤诉息讼暖人心

“刘庭长,老杨基本同意方案了,您能来一趟给老杨吃个‘定心丸’。”傍晚,已下班的刘耀斋接到高书记电话,即刻带书记员赶往杨老伯家。高书记以同村独居老人康某摔倒无人照料为例,劝道:“您82岁了,身边得有个人照应。”刘耀斋则提出折中方案:“其他四个子女轮流照料两月,如果您不想让大儿子照顾,那让他每月支付赡养费,中不中?”杨老伯点头同意。

最终,赡养协议敲定:子女按方案轮流尽孝。杨老伯当场写下撤诉申请书,笑着说:“天恁热,恁们跑了好几趟,俺家事儿总算落定了,真是感谢您们呀!”

暮色中,刘耀斋望着和解的一家人感慨:“用真心化坚冰,让老人享天伦,这才是人间最美的风景。”一场持续两个月的赡养纠纷,在法官三顾“耄庐”的耐心调解下,终以亲情回暖画上句点。

供稿:刘耀斋 张朝辉

联系方式:131*****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