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图片新闻

人大代表+巡回 以案释法共护亲情

  发布时间:2025-06-16 15:36:25


正值全国“民法典宣传月”之际,5月8日上午,叶县人民法院三常路法庭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,联合陆龙梅、田培等人大代表、基层调解组织,将巡回法庭搬到群众身边,公开审理一起因交通事故死亡后赔偿款分配引发的家庭纠纷案件。法庭以“巡回审判+普法宣传+多元调解”的形式,生动诠释民法典精神,推动矛盾纠纷的彻底化解。  


2024年,村民潘某因交通事故不幸身亡,家属获赔包括死亡赔偿金、被扶养人生活费等共计约90万元。然而,潘某父母与潘某现任妻子、两名子女(潘某1为前妻之子、潘某2为现任妻子所生)因赔偿款分配产生分歧。潘某父母及潘某1认为分配款项不均,遂诉至法院,要求依法分割。双方对继承权、抚养关系等各执一词,家庭关系濒临破裂。

受理案件后,承办法官闫平敏锐意识到,此案不仅涉及法律适用,更关乎亲情修复与基层治理。“若机械判决,矛盾可能从法庭蔓延到社会,甚至引发信访隐患。”坦言,“把法庭搬到村里,既是想用群众听得懂的方式释法明理,也是要通过公开审理让乡亲们看到法律的公平。”借民法典宣传月契机,闫平决定以巡回审判为纽带,让司法过程成为一堂生动的法治公开课。

临时搭建的巡回法庭庄重而简朴闫平主持庭审,人大代表全程参与旁听庭审结束后,2名人大代表从乡情伦理角度切入,劝解双方:“赔偿款是亲人的生命换来的,若因此反目,他在天之灵如何安心?”法官则结合《民法典》继承编、婚姻家庭编条款,阐明赔偿款分配的法律原则,明确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,而是对死者近亲属损失的补偿,需优先保障被扶养人权益,剩余部分根据亲属与死者共同生活紧密程度、经济依赖关系等因素合理分配。双方最终表示愿意彼此冷静几天再行调解。  

最后,法官与人大代表共同开展“民法典进乡村”专题宣讲。通过以案释法,重点解读继承编中近亲属权利、夫妻共同财产界定等条款。针对村民关心的“继承权”“遗产分配”“父母为子女购房出资归属”等问题,法官结合新出台的《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(二)》,详细阐释了法律变化。

“今天这案子给我们敲了警钟!”村民王某感慨,“原来分赔偿款不光看谁闹得凶,还得按法律来。”

人大代表陆龙梅表示:“公开审理让群众看到了法律的严谨,这比单纯发宣传页更让人信服。

一次公开的审判,让民法典从书本走进生活一次联合调解,展现了民法典的温度与人大代表履职的担当。叶县法院三常路法庭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,通过巡回审判将法律条文转化为鲜活案例,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司法公正与温情。未来,法庭将继续探索“党建+法治+乡村振兴”路径,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全新的法治动能。  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